当前,我市春玉米陆续成熟,夏玉米正处于吐丝灌浆的关键时期—穗期。近期持续降雨天气,为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保障我市夏玉米生产安全,市农科院植保所特发布穗期病虫害综合防控指导意见。
一、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立足预防、分类指导、分区施策。抓住玉米吐丝至乳熟期关键时期进行防治。
二、重点防控对象
主要虫害:玉米螟、桃蛀螟、劳氏黏虫、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玉米蚜虫等虫害。
主要病害:南方锈病、小斑病、黑粉病、茎腐病、穗腐病等病害。
三、综合防控技术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杂草,减少病虫滋生场所和害虫的积累。
(2)生物防治:在玉米螟、棉铃虫等成虫始发盛期,可用植保无人机或人工释放松毛虫赤眼蜂等天敌进行防控。幼虫低龄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叶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井冈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预防控制。
(3)理化诱控:在鳞翅目和鞘翅目等趋光性强的害虫羽化期,使用杀虫灯诱杀;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等可结合性诱剂诱杀;粘虫、棉铃虫等可结合食诱剂诱杀。
(4)化学防治:吐丝至乳熟期,喷施对症药剂。玉米病害可选择吡唑醚菌酯、氯氟醚菌唑、三唑酮、戊唑醇、井冈霉素等;虫害可选择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类、四唑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等;防治玉米蚜虫可选择吡虫啉、噻虫嗪等。
四、防控要求
(1)强化统防统治:发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推行统一施药喷防作业。
(2)强化指导服务:各级植保机构加强监测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关键时期深入一线开展指导服务。
(3)安全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程。施药时间应避开高温强光时段(建议上午9点前或下午5点后),防止药害发生,保障操作人员安全。
(4)喷药质量:喷洒务必均匀周到,重点覆盖玉米心叶、叶背、雄穗、雌穗及田间杂草等害虫主要栖息、取食和产卵部位,避免漏喷。
(5)抗性管理:必须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避免连续单一用药,有效延缓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雷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