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为科学应对,确保中药材生产安全,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任务团队特提出以下应对技术措施:
1.遮阳覆盖,降温保苗。对于黄精、半夏等喜阴中药材和苗圃地,要及时遮阳,防止高温和日灼引起生理性病害,遮阳密度应根据不同中药材对光照的需求合理选择。灌溉后在中药材行间地表覆盖5-7cm的秸秆、稻草、防草布等,可以减少太阳直射,降低植株根际温度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中药材生长,还可以防控田间杂草。
2.合理排灌,保持土壤墒情。夏季气温高,极易造成干旱,应根据土壤墒情和中药材种苗生长需求,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度,注意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灌溉以免烫伤根系,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利用效率。遇多雨天气注意提前疏通排水系统,防止发生涝害。
3.科学施肥,提高抗逆性。根据中药材的品种特性和生长情况,可喷施矿源黄腐酸钾等高温型叶面肥来减轻高温干旱的危害;也可结合灌溉追施低浓度水溶肥,促进中药材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强其抗高温和抗旱能力。高温雨季要抢晴天追肥,可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促进中药材根系恢复,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尿素等速效肥,增强植株抗逆性,施肥浓度宜低不宜高。
4.加强病虫害监测,进行综合防治。频繁灌溉会加快病虫害传播和繁殖,高温晒伤会降低中药材的抵抗能力,有利于病虫害的入侵,建议种植户加强田间病情、虫情监测,及时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防治虫害时优先选用性诱、色诱、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合理使用植物源农药如鱼藤酮、苦参碱和矿物油等,如发生根腐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可用枯草芽孢杆菌、噁霉灵、多菌灵等药剂进行灌根防治。施药防治选择早晚温度低时进行。
王欣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