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本院新闻
“泥质法”育秧将使光山罗陈周湾村贫困农民告别手插秧历史
浏览次数:22  添加时间:2016-06-29 08:48

为扎实推进光山县罗陈乡周湾村省科技厅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和豫南水稻“籼改粳”科技惠民项目实施工作,实现今年脱贫目标,4月18日上午,我院和省科技厅扶贫工作队在该村举办了“泥质法”抛栽育秧现场观摩会,大力推动水稻抛秧这一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技术在当地的应用,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民10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会。


    豫南水稻“籼改粳”项目主持人、“泥质法”育秧技术发明人、我院宋世枝研究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泥质法”育、抛秧的重大意义、技术原理和操作规程,团队成员就“泥质法”育秧技术的秧田整理、摆盘填浆、塌谷播种、无纺布覆盖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操作演示,现场指导了“泥质法”育秧的全部过程。


    宋世枝研究员强调,“泥质法”育秧是水稻抛秧技术的核心技术,是对原育秧方法的重大改进,也是我市自主创新的国家发明专利技术。该技术的研发使抛秧技术重新焕发生机,标志着我国抛秧技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快速转移,农业劳动力减少,水稻插秧已经成为水稻生产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而“泥质法”育、抛秧秧技术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安全增产,每亩节约用工成本150元,增产5-8%,每亩增收节支超过200元,农民一看就会,一作就成,非常适合小规模土地流转和传统家庭水稻种植户以及生产条件差的山区丘陵稻区应用,在信阳有广阔应用前景,近几年信阳抛秧面积以几何级数增长,应用面积已经超过100万亩,部分乡镇达到95%。他认为,“泥质法”育、抛秧技术不仅使“籼改粳”惠民项目得到顺利实施,农民实现增产增收,也将使该村农民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从此告别手工插秧的历史。
    罗陈乡政府副乡长陈永勇介绍说,周湾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水稻现有种植面积2280余亩,是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但田块分散、土地流转程度不高、水稻种植技术落后,农户收入低,水稻生产仍以籼稻和手工插秧为主,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效益差。今年省科技厅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将“籼改粳”及“泥质法”育、抛秧技术列为当地科技惠民计划组织实施,这对于周湾贫困村来说是一大福音,必将彻底改变该村水稻生产现状。我们要认真学习,精心组织,把项目实施好,大幅度提高农民水稻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早日摆脱贫困。

 

上一篇:我院到息县小茴店镇张老庄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下一篇:我院与黄国粮业召开科技合作座谈会
 

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分院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信阳市民权南街20号 邮编:464000
联系电话:0376-6691703
豫ICP备10022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