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本院年鉴
农业科技2003年
浏览次数:28  添加时间:2011-12-29 04:37

 

[简述] 2003年是市农科所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农科所经历了市中心医院非典病房设在本所辖区和自然灾害带来的严峻挑战,领导班子完成了换届交接,全所上下围绕农科所新时期战略目标,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科研立所方针,真抓实干,营造了一个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以服务树形象、以开发壮实力的良好氛围,科研事业保持和发展了近年来形成的良好上升势头。全年有6项科研成果分获省、市和上级业务部门奖励。一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审,二个水稻新品种和一个小麦新品种通过省审。争取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1项,争取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1项,争取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争取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争取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市农科所在我省水稻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市农科所被市政府授予目标完成优秀单位称号,被省人事厅、省农科院联合授予全省农业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科学研究] 市农科所按照面向市场需求、服务当地经济、突出重点方向的工作思路,实施农业科研项目30项: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表达及应用研究,优质专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南方稻区水稻良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南部稻区水稻良种区域试验,杂粮新品种引进与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两系法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与应用,杂交水稻新组合高产制种技术研究,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小麦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组合)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河南省中晚粳联合区试,全国油菜新品种区试,河南省油菜新品种区试,油菜新品种引种鉴定及开发应用,优质油菜新品种豫油5号栽培技术研究,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研究,豫南大宗农作物植保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造纸用红麻新品种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全国红麻新品种区试,大麻品种在淮河流域生长发育特征特性研究,茶树新品种选育、引进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食用菌新品种引进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业科技信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奶牛产奶量综合技术研究,优质高产饲料作物新品种引种试验,豫南粳稻晚播及适应性栽培技术研究,优势杂交水稻新组合制种技术研究,特糯2072中试及示范。
  (1)稻麦品种选育实现了新的跨越。11个自育稻麦新品种分别进入国家或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两优培粳、信杂粳1号、特优2035、信阳2344个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两优培粳系农科所采用两系亚种间杂交法配组(培矮64S×94205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是信阳市第一个通过国审的自育大田作物品种,也是河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审的自育杂交稻品种。2000年参加省南部稻区粳稻区试,平均亩产稻谷603.5公斤,比对照C012增产30.9%2001参加国家区域试验(中作93组),平均亩产稻谷567公斤,较对照中作93增产8.2%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稻谷655.0公斤,较对照中作93增产22.1%,产量居参试品种品种第一位。2002年参加国家生产试验(中作93组),平均亩产稻谷604.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9.9%,产量居第一位。该品种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株型松散适中,剑叶高出穗层,群体受光良好,抗病能力强,米质中等偏上,米饭适口性好。2003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信杂粳1号系市农科所利用两系亚种间杂交法配组(培矮64S×豫粳3号)育成的杂交粳稻品种,也是河南省审定的第一个自育杂交稻品种。200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稻谷556,居参试品种首位,比对照C012增产15.8%2001年参加河南省中晚粳联合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稻谷637.4公斤,居参试品种首位,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6.1%2002年参加豫南水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稻谷557.4,比豫籼3号增产13.3%。多年大面积示范生产,亩产稻谷稳定在550公斤以上。该品种全生育期140-145,株高110-115cm分蘖力强,长势旺,冠层整齐,功能叶内卷,光能利用率高,亩成穗22-28万,每穗120-140粒,结实率为85-90%,抗性强,米质优良,整精米率71.4%,蛋白质含量9.2%,米饭适口性好,易脱粒,高抗稻瘟病及白枯病,适宜江淮稻区种植。20034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9月被科技部、农业部列入国家第一批“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资助品种。
特优2035系市农科所利用特三矮2号作母本,中间材料81020作父本(桂朝84/IR24)杂交选育的中籼迟熟品种。200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区域试验,平均亩产稻谷508.1公斤,比对照种豫籼3号增13.8%2001续试平均亩产稻谷615.9,比对照种豫籼3号增产5.75%2001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稻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稻谷576.2,比对照种汕优63增产3.2%2002续试,平均亩产稻谷521.0公斤,比对照种豫籼3号增产6.0%。该品种全生育期143天,株高115厘米,穗长25厘米每穗150粒左右,结实率90%千粒重27-28,糙米率81.74%,精米率72.63%整精米率69.36%,粒长6.83mm,长宽比3.04直链淀粉19.1%米粒半透明,无垩白,米饭软而不粘,冷饭不回生,食味品质优良。20034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信阳234系市农科所利用丰抗29作母本,豫麦21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是信阳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自育小麦品种。2000-2001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6.5公斤,比豫麦18增产4.82%2001-200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56.6公斤,比豫麦18增产8.33% 2002-2003年度参加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8.4公斤,比豫麦18增产0.54%。信阳234属弱春性多穗型品种,全生育期210天,中熟、中秆、白粒、角质、高抗土传花叶病,中抗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耐肥抗倒,耐旱耐湿,产量三要素以亩穗数和千粒重占优势。一般亩成穗35万左右,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5以上。信阳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小麦生育期间高温多湿,苗期土传花叶病,中后期条锈、叶锈、白粉、赤霉、纹枯病等发生严重,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用有性杂交系谱选育技术培育的信阳234具有高产、稳产、多抗等优点,解决了豫南稻茬麦生态类型区适应性品种匮乏的问题。该品种2003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农业技术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年初由所学术委员确立的30个重点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特别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稻特糯2072的中试示范”、国家863计划项目“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省科技攻关项目“优质专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表达及应用研究”等一批高层次项目的实施,使农科所科技创新实力和学术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6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奖励。《多效唑化控技术在豫南油菜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系亚种间杂交粳稻信杂粳1号的选育与应用》、《豫南粳稻高产优质障碍因子与栽培对策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水稻新品种(组合)鉴定、筛选与利用的综合研究》、《优质油菜新品种豫油5号的引进推广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高产多抗中籼稻豫籼9号的选育及应用》获省职工优秀技术成果奖。研究总结出一批学术成果。在省以上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4篇。被省人事厅、省农科院联合授予“全省农业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农业科技服务] 2003年是全国农业科技年,市农科所紧紧围绕市政府关于农业科技活动年的部署,注重实效,扎扎实实地开展科技兴农工作,推动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服务三农的水平和在全市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有了新的提高。
1)信息服务手段更加灵活。全年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发布农业科技信息102条,其中省政府《政府工作快报》刊发1条,市委《工作信息》刊发4条,市政府《信阳政务信息》刊发8条,《信阳政务快报》报省政府6条,《信阳日报》、《大河报》、《河南农村报》和《河南农业》等报刊刊发26条。市电视台《信阳新闻联播》栏目播出7条,编辑《信阳农业科技信息》20期。与信阳电视台合办了《科技进农家》栏目,全年播出20期,重播180次,一批中青年科技专家、老年离退休专家纷纷走上荧屏,讲解各种技术和问题,深受农民欢迎。其中植保信息的服务受到各县区的好评。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的出现,农田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作物病虫草种群消长规律也随之变化,使得农作物病虫草害种群多样化、复杂化,如油菜菌核病连年暴发流行,水稻二、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回升迅速,抗药性增强。市农科所利用技术信息优势,有条不紊,积极指导农民抓住有利时机,选用对路药剂,采用正确方法,有效地指导了全市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
(2)科技服务活动深入开展。面向全市组织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活动20余次,分发科技资料4万余份。通过区域试验、品种展示、试验观察和生产示范,推荐大宗农作物新品种11个。其中水稻新品种5个,小麦新品种2个,油菜新品种2个,红麻新品种1个,玉米新品种1个,推动了全市种植业调整和品种更换。此外,向对口扶贫乡息县八里岔乡的贫困户无偿提供水稻、小麦、油菜新品种2620公斤,价值1.1万元,并捐资1万元为30户贫困户购买100多只羊,并积极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服务工作,增强了贫困户的造血机能。
3)科技成果示范成效显著。2003年,是我市深入开展“一抓一”竞赛活动的第二年。农科所“一抓一”活动内容是“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30万亩”。其中超高产糯稻新品种“特糯2072”、优质籼稻新品种“特优2035”及“丰两优一号”示范10万亩,弱筋小麦新品种“豫麦50”示范10万亩,双低杂交水稻新品种“豫油5号”示范10万亩。项目实施以来,在有关县区和部门的支持协助下,克服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达到了加快成果转化步伐,提高生产科技含量,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水稻、油菜、小麦经济发展的目的。
特糯2072、特优2035均为市农科所选育的省审优质稻新品种,丰两优一号是引进的优质籼型两系杂交稻组合。特糯2072作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品种,2003年实际生产面积达30万亩,特优2035实际生产面积25万亩,丰两优一号示范面积1万亩。三品种均采用定单生产方式,由粮食加工销售企业按加价10-15%的办法进行收购。今年水稻生育期间,由于阴雨天较多,日照较常年减少近一半,造成我市水稻生产的大面积减产。但在项目区,由于科技人员的努力,加强了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落实了配套保优高产栽培技术,仍使农民实现了灾年不减收按平均产量计算,每亩特糯2072可增收222.73元,特优2035可增收144.61元,丰两优1号可增收106.33元,体现了优质优价,实现了农民增收。
豫麦50是省农科院育成的高产弱筋饼干专用小麦新品种。市农科所抓住豫麦50大面积示范被科技部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的机遇,以项目为载体,在息县的孙庙、城郊、杨店、路口、项店等乡镇进行了10万亩连片示范,在小麦生长后期连续阴雨,锈病、赤霉病、纹枯病大发生的情况下,豫麦50仍表现出较好的抗病能力和生产潜力,平均单产253公斤,最高单产351.5公斤。平均单产比周边其它品种提高22.8%,亩增收47公斤左右。商品麦每公斤比保护价高0.06元,农民每亩增收57.48元。
豫油5是省农科院选育的国审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含油量高达42.47%,抗寒耐旱,抗倒伏能力强,并且高抗菌核病,是比较理想的油菜换代品种。20022003年度共示范豫油511万亩。分布在商城县、淮滨县、平桥区、浉河区、罗山县、息县。安排集中连片核心示范区2个,商城河凤桥乡400亩,淮滨王店乡300亩。本年度灾害性天气造成我市油菜生产比正常年份减产三成以上。但是在项目区,豫油5号产量虽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该品种的良好抗性,加之配套技术的应用,豫油5号大面积示范仍然获得成功。项目示范区豫油5平均产量131公斤/亩,比当地非示范区其它品种增产16.5%比我市当年油菜平均单产增加23.5%。其中,淮滨示范区平均产量130公斤/亩,商城示范区平均产量132公斤/亩,每亩比当地种植的其它品种增产20公斤以上。商城河凤桥乡和淮滨县王店乡的700亩核心示范区产量水平更高,平均产量达211.9公斤/亩。
[科技交流合作] 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的有效途径。2003年,市农科所坚持学习、引进先进农业科技与自主技术研发有机结合的方针,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和大量种质资源,进一步密切了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引进市外科技协作项目资金47.96万元,对促进全所科研创新和技术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技术研究、技术引进、技术推广和技术开发相互衔接和相互促进的完整的科技创新模式。
进一步加强了对下属罗山、潢川、息县三个县所的业务指导和目标管理,积极构建主攻方向明确、核心支撑突出、布局结构合理、区域分工明确、资源优势互补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三个县所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自身建设各个方面都迈出了新的步伐。
[农业科技开发] 市农科所坚持围绕成果作文章,咬定转化不放松的指导思想,加快现有技术成果的熟化和转化,积极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化链条,为推进全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1)技术组装日臻完善 新品种筛选工作是开发新品种的源头和起点,对整个新品种的开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年度引进国内外各类农作物新品种近200份。通过栽培观察、比较筛选,发现了一批适宜我市种植、适销对路的农作物新品种。进行了苗头品种繁殖、制种、栽培技术的研究、组装和中试,解决了稻、麦、油、麻及食用菌新品种应用中的一些技术难题。通过配套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稻、麦、油、麻、茶等农作物的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种植、标准化栽培和产业化生产,推动了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开发之路越走越宽 在改革逐渐深入,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科技开发经营与产业化化工作对于科研单位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近年来,市农科所坚持走产业强所之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筹措产业资金,大力加强科技企业建设,积极推进科技产业化。以信阳丰源种业公司为龙头的所属企业,加强与有关种业公司及农化企业的战略合作,已在品种资源、市场进入、运作机制、经营模式及专家顾问支持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在信阳、南阳、驻马店乃至安徽、湖北等周边省市的影响日益扩大。河南路地区作为本市农作物种子、农药、肥料的主要集散地和辐射源,在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研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农业。要更好地担当起为农村小康社会服务的重任,必须瞄准更高目标,进一步明确科研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努力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全所工作全面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努力建设市级农业科研强所。2003年,市农科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快了农业科技强所建设步伐。
(1)人才队伍建设又上新台阶。坚持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并重的方针,把培养农业科技带头人作为加快全所科技创新的第一要务,全力推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在科研队伍建设上,采取进修学习和压担子的方式,加快知识更新,多渠道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一年来,有3名年轻技术骨干考上研究生,38名技术工人参加了晋级学习考试,接收5名大学生充实科研队伍。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所党委实现了新老班子交接和领导集体平稳过渡,向上级领导机关输送了1名厅级干部,有11名同志走上中层领导干部行列。在党员队伍建设上,有2名知识分子入党, 8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党的知识培训,经济作物研究室党支部、畜禽实业公司党支部正式运作,劳动服务公司党支部改组为机关服务中心党支部,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加完善,更具战斗力。目前,全所在职高级技术职务人员有1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8%以上。4人获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6人获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称号。
(2)科研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密切关注经济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国家新出台的科技计划和重大项目的立项做了大量工作。全年新增国家、省、市重大科研推广课题6项,经费支持20万元。其中,“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被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专项,“茶叶优质高效无公害综合生产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列入市科技攻关项目。
(3)农业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20033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和“花园式单位”之后,市农科所着眼长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进一步加大投入,对机关院内花坛、道路进行了整治和亮化,完成了全所办公信息化等管理工程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精神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形成了具有本所特色的文化氛围,实现了所容所貌和工作生活条件的重大变化。

上一篇:农业科技2004年
下一篇:农业科技2002年
 

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分院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信阳市民权南街20号 邮编:464000
联系电话:0376-6691703
豫ICP备10022207号